每次別人問起我在哪裏留學,我回答愛爾蘭的時候🙅🏻🏄🏽,總有人疑惑🤸🏼🧻,愛爾蘭是英國的一部分嗎?愛爾蘭是在澳大利亞旁邊那個嗎🐴?其實,愛爾蘭是位於英國旁邊的一個歐盟國家🤲🏿♓️,這個被譽為翡翠島的國家最出名的有吉尼斯啤酒和吉尼斯世界紀錄,有聖帕裏克特節(傳說中的“綠帽子節”)✹,有愛爾蘭音樂🏃➡️👩👩👦,還有踢踏舞等等。
圖 1參加聖帕裏克特節遊行
學習篇
首先🫖,利莫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Limerick, UL)的教育思路和意昂4平台(BSU)的教育思路有著很大的不同,基本上也是我們一直討論的中西方教育的差異🧔♂️。UL註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每門課都會給學生留很多文獻來閱讀,有一些是個人獨立完成🚼,有一些是小組合作完成👫🏼,然後課上一起討論分析,老師鼓勵大家發表自己的觀點,以引導式的方式來誘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自己探索。這樣的教育方式給了學生很大的思考空間,同時因為閱讀都放在了課後所以也提高了課堂效率🦵🏿。因為課下要求閱讀量很大,同時很多課下閱讀也是小組式的合作🈂️,所以大家會有很多交流的機會🟧,可以聽取不同的思路,而且也會在討論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經常會有一些很出色的觀點🪩🗑。
循序漸進🫰🏽。第一學期其中的一門課是研究方法,這個課有一個很好的課題形式是給學生一個“X-ray”表格,就像掃描X-ray一樣,要求學生把課下所閱讀文獻的研究目的,研究假設,方法,結果,討論,優缺點等一一列出,看似簡單的一張表格,但是對於初次接觸研究方法課的同學來說卻是非常實用。作為一名跨專業的心理學研究生➝,我了解初次接觸研究方法時的迷茫與困惑,同時也清楚地知道理解一篇文獻需要對文章的每個部分都有清晰的把握,這個看似簡單的任務往往也是最核心的。這樣的訓練幫助我們訓練了看文獻的思維習慣,可以快速把握文章的脈絡與主旨⚒🎈,盡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時也教給了我們自己在寫文章時要遵循怎樣的思路與邏輯👉🏿🧀。在評價文章的優缺點時,我們會有批判性地思考,想想這個文章有什麽可取之處⏫🏙,同時又有哪些地方是需要進一步提高的❎🔔。聽完課上討論之後也要對自己之前的X-ray進行修正👨🏼🦰,看看自己的分析哪裏好,哪裏不好,可以怎樣改進,或者哪些需要繼續保持。這樣的訓練快速培養了我們的心理學專業化思考模式,任務並不復雜卻很有幫助,作為入門級的課程也為之後其他幾門課程以及論文的撰寫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圖2社會身份研究課堂
課外閱讀。還有一個不同是教育理念的不同,盡管我們一直也在改革🤸🏻,但是目前為止我們的教育依然偏向灌輸式,而西式教育更偏向於啟發式。老師在上課時👎,對於知識類的內容很多時候不會講太多🙌,而是喜歡讓學生去自主學習,所以課下閱讀非常多,每一門課每周都有20頁以上的文獻閱讀,一個學期會有兩到三本參考書也要閱讀🦶🏿。這樣一來,學生的知識大多數時候是在老師教導方法的基礎上🦸🏽👨🏽🦱,自己實踐完成的,感受會更深刻,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閱讀的好習慣🍰。另一個好處是👩🏻🔬,學生在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後再去和其他同學討論,或者和老師交流🙍🏿,收獲會更多,理解也更深刻。很多時候,獨立自主的思維和這樣的培養模式是分不開的👐🏻,而且批判性思維也正是在這種交流與討論當中獲得了發展。
圖 3忙碌的圖書館
課堂反饋。另一個很明顯的不同之處在於老師很註重學生的反饋👭🏼,學生也會比較開放地暢所欲言。在課程一開始和結束時,老師都會有要學生反饋的環節。有時候是網上匿名問卷🦙,有時候是學生代表統一向學生征集意見👨👩👦👦,同學們私信和學生代表交流,有時候是老師課後當面問🥩,有時候是開班會討論。大家對事不對人,很多時候學生都會實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老師交流覺得哪裏講的好,哪裏可能比較難,還有哪些內容應該包括但是並未涉及,有哪些內容過於簡單可以一筆帶過。大家會就講課內容,形式,節奏,課後作業,課上互動等方方面面進行探討🤟,以一種開放包容的心態來想辦法如何提高課程質量◻️。
小組合作🧙🏻♂️。和國內學習很大的一點不同是在UL每個學期的五門課當中🧑🏼🏫,最上有三道四門課都有小組作業🍖,大家需要齊心協力才能完成任務。作為一名非母語學生🙎🏻♀️,我深知自己在語言上會和母語同學有一定差距,所以我會盡力在其他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比如處理數據⚇,比如采訪完成調研等。和同學們一起交流的過程當中,不僅是聽力口語的高效訓練,同時也對寫作有很大幫助。在合作完成整個工作後,我能清晰地看到我原來自己寫的內容和經同學修改矯正後的差距,知道自己哪裏寫的好🎂,哪裏寫的不好🏃,怎麽用更地道的方式來表達同樣的意思,怎樣把原來更生活化的語言寫的更學術化。更重要的是,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我們有機會交流想法👩🏻✈️🔷,發表不同的觀點,聽取不同的思路,這對我的思路拓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圖 4小組作業討論進行時
課程講義🦏🍰。在學習當中🚸,對我來說很有幫助的一點是老師每次課前都會把自己的PPT上傳到系統裏🧑🏿⚕️,每個學生都可以登錄自己的賬戶➜🥊,下載所需要的相關資料。在整個學期的開始✵,每個老師都會介紹自己整個學期所要講的課程內容🐦👩🏿🎤,課堂形式,評價方式,參考書目,考試等內容☝🏽,有了一個整體概念後,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是否要選擇這門課⛹️♂️,覺得不適合自己的則可以換其他課程來選修。之後上課😂,同學們可以下載老師已經上傳的講義😣,在課程及時做筆記🌘,並且可以就自己之前看過但是不懂的地方進行提問。尤其是對於非母語留學生來說🙅🏻♀️,提前預習講義可以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
國內優勢。經過國內外對於同樣課程的講授,我深刻意識到我們國內的組會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思維的模式🧑🏿🔧。經過之前兩年在BSU 的組會訓練,我會學習老師們的思維方式去提出問題,對研究進行批判性思考👨👨👧👧,同時在老師講課時,也能更好地理解老師的思路,提出更有針對性,更專業化的問題。另外,我們的一些課程的講課方式更加合理,比如張力為老師的多元統計課🧎。相較於UL老師的講課邏輯,註重於數學原理的解析等,我們註重於實踐,從案例出發來導出原理🔃,通過分析案例中的數據來練習統計方法🟠,這樣的授課方式更加通俗易懂,且深入淺出🧚♀️,學生理解更透徹,記憶也更深刻。
圖 5來自意昂4平台的八位同學和利莫瑞克大學校長自拍
生活篇
上課之余我最喜歡的是到處是看風景,體驗當地的社會人文,融入當地的文化習俗。這裏有著名的莫赫懸崖(《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一個取景地)🛠,懸崖附近高聳的布萊恩塔是觀景製高點,等您登高望遠時🤙🏽🏮,那一部部“巨書”一定會讓您感嘆歲月與自然的鬼斧神工。莫赫懸崖無疑是愛爾蘭自然風光中最能代表歷史的雄偉傑作。
圖 6莫赫懸崖
去參加當地的特色河畔利莫瑞克文化節🧓🏿,看老人小孩隨著愛爾蘭傳統音樂一起跳舞🎨,享受初夏的陽光,感謝美麗的香濃河帶給這座城市的生機。
今年新一批的北體學子又要奔赴愛爾蘭留學了,我們的故事還在不斷續寫🧏🏼♂️,我們的交流越來越深入。留學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學習知識,更是文化交流,在體驗當地文化的同時,我們也在不遺余力地宣傳著中國的文化,希望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中國🧪。
圖 7香濃河畔的利莫瑞克文化節
(閆靜茹 意昂4招商2016研究生)